崇阳县完善政务服务体系打通服务 群众“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0-07-29 来源:发改局 录入:Gov134 【字体: 大 中 小】
近几年,崇阳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围绕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的工作目标,加强了对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行政审批改革、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和便民平台建设的指导,着力构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服务体系,把行政服务标准化、便民化建设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标准化打造服务平台。按统一标准督促和指导乡镇、村(社区)便民服务平台进行标准化提档升级,打造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平台。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思路,我县将桂花泉镇、白霓镇、高枧乡便民服务大厅和大市村、茅井村、坳上村、进口村、枫树村便民服务室作为试点单位,指导各乡镇平台业务单位进驻并开展业务办理,打造标准化可复制的样板供其他乡镇参考借鉴。全面推行村级代办制,把政务服务便民化措施落实到“末梢神经”。
一体化推进网络建设。按照全省“一张网”的要求,全县联通电子政务外网光纤节点102个,实现所有县直部门和12个乡镇政务外网的联通,并完成了向市政务服务“一张网”整体融入工作,实现政务服务的数据整合和业务融合、服务信息全面公开、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完成了政务服务网络12条乡级和187条村级线路的铺设工作,将政务服务“一张网”终端延伸到全县12个乡镇、187个行政村和16个社区,实现全县全覆盖。目前,我县将政务服务事项1494项“可网办”事项实施网上业务办理,逐步推进实体大厅窗口业务受理向网上办事大厅迁移,积极引导服务对象网上办事,推行“一网通办”,目前我县政务服务可网办率已达90%以上。
精准化下放服务事项。开展湖北政务服务3.0管理系统乡村二级事项认领和发布。将便民服务事项231项整体打包下放到各乡镇便民平台,93项整体打包下放到各村级便民服务平台,将82项整体打包下放到社区便民服务平台。目前,全县12个乡镇、187个行政村和16个社区共认领和发布便民服务事项并维护指南21639条。根据认领和发布事项,由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指导各级平台进一步梳理便民服务事项,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优化办事时间,进行流程再造,不断提高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便利化水平,更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创业,打造群众“一刻钟”办事圈。
规范化实施服务标准。结合国家级标准化创建工作,将政务服务标准在县进行横向和纵向拓展,构建覆盖全县政务服务的标准化体系。精简办事环节和材料,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向基层延伸,力争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一是实施窗口设置标准化。对政务服务大厅实施区域性模块化管理,按照业务性质“同类项”整合窗口,打破按单位设置窗口的传统格局,推行“集中办理,一条龙服务”。设立综合窗口,将审批事项较少、业务量不多的单位整体打包并入综合窗口,聘用两位专职窗口工作人员对业务实行集中受理、咨询、代办等服务。二是实施服务流程标准化。简化办事材料,精简办事环节,压缩办理时限,推进服务流程标准化。将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的材料减少70%以上,办理时限压缩40%以上。三是实施服务效能标准化。依托“互联网+”服务模式,按照“一窗受理一次办好”的要求,全面优化政务服务平台效能建设,着力疏通服务“堵点”、破解办事“难点”,促进窗口工作人员持续深入改进作风和服务群众“零距离”,推进政务服务效能标准化。目前,县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即时办结率达9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