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崇阳县供应链体系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8-27 来源:发改局 录入:Gov134
关于印发《崇阳县供应链体系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县人武部党委,县委各部委,县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
《崇阳县供应链体系建设行动方案》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崇阳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8月26日
崇阳县供应链体系建设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供应链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加快构建高质量供应链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崇阳实践,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七次全会以及市委六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加快构建高质量供应链体系,深度对接物流“地网”、数字化“天网”、供应链“金网”、服务贸易“商网”,实现供应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物流链、信息链、金融链深度融合,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联通,不断增强供应链产业链韧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支撑,推动崇阳高质量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一)打造物流“地网”,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1.建设畅达便捷公路网。加快推进通城至修水高速公路、106国道崇阳县桃树窝至浮溪桥段改扩建工程、S246崇阳县月亮山至横岭段改建工程、S246崇阳县东流铺至渣桥段改扩建工程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咸崇高速项目前期工作,以“四好公路”建设为抓手,提档升级农村公路,畅通区域公路网。(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
2.优化农村寄递物流配送体系。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确保在2024年10月底前完成全县90个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网点提档升级攻坚行动,全面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和消费品下乡进村“最后一公里”,助推产业链、销售链、消费链“三链”融合。加快推进崇阳县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等服务标准有效衔接,利用客运班车带快递件进村,实行镇级站点专车直达、村级站点“客运+邮车”直达,推动农村寄递物流运输降本增效。以“远程监控+GPS”为平台技术支撑,搭建“农村信息物流平台”,对车辆安全、城乡村站点进行远程智慧管控,将“派送车辆、派送人员、派送快件”实行“人、车、件”三统一监管调配,实现物流站点建设、汰损、业务叠加、运营等可视化管理。加快亿农鄂南农批大市场(一期)、创轩供应链快递配送中心、崇盈物流综合产业园建设,打造区域型现代农产品综合批发交易及冷链物流中心。(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供销社、县市场管理中心、县邮政公司、县瑞阳交投,各乡镇人民政府)
3.搭建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依托咸宁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平台软硬件资源,建设适配我县城乡功能和产业布局的物流体系,规范网点运营,推动我县公配中心及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积极与省市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接,推动物流信息的畅通整合,打破物流领域的数字孤岛,实现信息归集最大化和信息资源效益最大化。(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县商务局)
(二)对接供应链数字化“天网”,高效促进供需对接
1.加快聚集工业配套产业链条。推进新型工业化,突破性发展大健康、机械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等优势和潜力产业,引导企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引进产业“补链延链强链”配套项目10个以上。加速融入咸宁食品饮料供应链平台,力争我县企业在平台交易额过5000万元;深度融入咸宁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发布企业技术、人才、金融等需求信息,组织企业参加路演、科创对接会、创业辅导、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年转化科技成果10项,转化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加快对接长江汽车供应链,提升兴民钢圈、崇高科工、森永乘用车配件等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省内整车企业零部件采购市场的份额,达到产值3亿元;积极对接省华纺链数字平台,推动以京美医疗、崇德无纺、宇涛特种纤维等为代表的卫材纺织企业尽快“入链”,加快纺织服装产业“智造化”转型,年内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入驻平台率达100%,产值达15亿元。(牵头单位:县科经局;责任单位:县经济开发区,县招商和投资促进中心、县人社局、县发改局)
2.加快发展大健康养老产业供应链。支持医药产业加快融入九州医药供应链,积极引导全县医药企业与九州医药供应链平台对接、“入链”,依托稳健、中健等企业,打造医用卫材生产储备基地。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结合“养在咸宁”工程,开发温泉养生、避暑养生、森林养生等特色养生产品。推动金沙富氧康养中心项目建设,设置养老床位116张。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提质扩面,以县医院康养中心为引领,深化公立医院办养老机构工作,加快县中医院医养中心项目建设。推进县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完善60岁以上老人养老及健康信息数据库。以护理为切入口,加快发展大健康养老产业供应链,完善从人才培养、供需对接、岗位推介到标准制定、质量监理的全链条。对接咸宁市大健康养老护理人才供应链平台,争取到年底,新增养老床位280张,完成适老化改造280户,培训护理人员1000人以上,力争以“医药养健游护”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产值达到120亿元,增长10%。(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科经局、县招商和投资促进中心、县农业农村局、县医保局、县民政局、县文旅局、县人社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教育局)
3.加快融入武汉都市圈全域旅游供应链。利用好中国天然氧吧、白霓古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等“金字招牌”,持续擦亮“魅力山水·有味崇阳”旅游品牌。做好山水文章,重点开发山水、温泉、溶洞等特色资源,推进崇阳飞行营地、大泉洞旅游开发、清水岩溯溪探险等文旅项目建设。提升自驾游服务能力,推动“后备箱经济”发展。举办“四季春晚”、崇阳樱花节、七彩油菜花节、村BA等文化旅游活动。围绕旅游民宿供应链规划设计、用品耗材、融合发展、平台营销、文旅金融服务、民宿人才、公共品牌、餐饮配送和布草洗涤等9个方面,推动小自然三期、官财山民宿、中彩石城民宿区等项目建设。引进中高端民宿项目5个以上,打造2处以上重点旅游民宿宿集,宿集规模不少于5家市场主体,新增1500间乡村旅游客房。对接咸宁市旅游民宿供应链平台,搭建“一机游崇阳”乡村旅游客房专题推荐板块,推动客房上线平台销售。依托“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计划,力争年内培育35名民宿专业人才。(牵头单位:县文旅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崇阳县分局、县林业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人社局、县委组织部、县市场监管局、县商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加快延伸优质农特产品供应链。壮大“竹茶药猪”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持续推进正大生猪全产业链、现代渔业科技园(一期)、农创园等项目建设。做优小麻花、雷竹笋、崇阳黄精等品牌,推进稻米、果蔬、茶叶等绿色食品认证,申报绿色食品企业3家、产品6个以上。对接咸宁市优品(农特产品)供应链平台,提高农产品网货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加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邀请北京金丰楚源公司、广东一乡一品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有限公司等平台以及生产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合作社等近60家市场主体开展崇阳优质农产品供应链平台(电商)对接会。开展联合合作搭建本地农产品供应链平台,并对接湖北城乡供应链服务平台,推动本地特色农产品等企业和合作社入驻,拓宽本地农特产品上行渠道。(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科经局、县林业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商务局、县供销社、县交通运输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织密供应链“金网”,创新金融服务体系
1.积极融入省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借助省“联链通”、“楚道云链”、“楚农通”等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平台,协调企业共享省平台的电子债权凭证、应收账款、预付采购、动产仓单等融资创新产品和服务。(牵头单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崇阳监管支局;责任单位:县科经局、县商务局、县文旅局、县卫健局)
2.丰富供应链金融应用服务场景。鼓励金融机构和核心企业围绕供应链关键环节创新商业保理、再保理、融资租赁、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再担保等产品。积极推进“金融链长制+主办行”模式,强化银企对接,每家银行确定1—2条产业链,由各银行主要负责人担任金融链长,实现对全县茶叶、蔬菜、生猪、中药材、特色淡水产品、油茶、竹、桂花等8条重点农业主导产业链,电子信息、机电制造、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健康食品及饮料、现代冶金建材、节能环保等8条重点制造业产业链的金融服务全覆盖。(牵头单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崇阳监管支局;责任单位:县金信担保公司、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3.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用好“咸融通”平台,推行楚天贷款码“301”等线上快贷服务模式,大力推广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银税贷”、“信易贷”、“首贷担”、“科技人才贷”、“企业创新积分贷”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产品,落实首次贷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财政贴息奖励奖补政策。(牵头单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崇阳监管支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税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金信担保公司、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四)布局贸易服务“商网”,拓展商贸对外通道
1.加快农村电商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整合供销、邮政、农村淘宝等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统一布局,多站合一,盘活资源,补齐短板,改造升级100个村(行政村)级服务网点,优化整合农村物流站点,提高电商服务站点的综合服务能力。(牵头单位:县商务局;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供销社、县农村农业局、县邮政公司,各乡镇人民政府)
2.持续优化贸易服务。指导企业运用湖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系统及各类数字化平台,简化通关手续、缩短通关时间、提高通关效率,促进外贸企业降本提质增效。深化国家级商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和农贸市场建设。力争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牵头单位:县商务局;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
3.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持续壮大限上商贸企业主体,加快推动崇阳大世界、天府广场等商业综合体招引商户入驻经营。举办线上线下“购物节”、“年货节”、“丰收节”,组织县内企业参加电子商务产业博览会、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等大型交易会。引导我县外贸企业主动融入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对接进出口集散需求,积极开拓境外市场。拓展对外贸易通道,积极参加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等经贸活动,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进出口总额增长10%。(牵头单位:县商务局;责任单位:县经济开发区)
4.共享“一带一路”建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鼓励企业搭好“中欧班列”便车,加强中欧班列沿线城市、运营模式及优惠政策的宣传,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大力推动崇阳特色名优产品走出国门。完善外贸进出口奖励细则,支持外贸出口企业做大做强,拓展更多海外市场。用活用足“促进外贸发展十条”,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国际展会,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借助省“出海谈项目促招引”便车,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动。(牵头单位:县商务局;责任单位:县经济开发区,县财政局)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成立县供应链体系建设工作专班,推动落实上级部门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供应链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由专班主任牵头组织各相关单位,结合崇阳实际研究细化实施方案,围绕重点领域,形成工作有力度、成果可预期、市场有感受的工作举措。配强人员队伍,强化协同机制,高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二)做好宣传推广,加强政策沟通。各单位要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常态化组织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发挥典型案例带动作用,加大对典型案例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力度。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研究吸收市场主体意见,及时总结行之有效、市场主体欢迎的改革举措和成果,充分调动市场主体推进供应链创新和发展的积极性,形成全县参与供应链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工作督办,加大实施力度。建立工作会商制度,每两周调度工作进展情况,每月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年末对各部门开展供应链体系建设工作效果开展评估评价,通报不担当不作为的反面典型,总结推介敢想敢干的正面典型。各单位务必要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加快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实施。